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门源县在哪
- 2、门源县属于哪个市
- 3、门源回族自治县历史沿革
- 4、门源县在哪里
- 5、门源有哪些景点
门源县在哪
1、属于: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,距省会西宁150千米,距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250千米。北负祁连山脉,南依达坂山。面积6902平方千米。2004年总人口15万人,少数民族占582%。有回、汉、藏、土、蒙古、撒拉等民族,1929 年设门源县,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。
2、门源县是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自治县,不属于某个“市”。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,直接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。 门源县地理位置优越,自然风光秀丽,民族文化丰富,是青海省的北大门。 历史上的门源县是“丝绸之路”的辅道,也是青海省接待游客数量最多的县之一。
3、门源县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。门源县,全称门源回族自治县,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。它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,地处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,与甘肃省相邻。门源县是一个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地区,其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了69026平方千米。
4、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,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,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,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。距省会西宁150公里,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。总面积6896平方公里。1929年设门源县,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。2013年门源回族自治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亿元。
5、门源属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,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,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,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。距省会西宁150公里,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。
6、门源县,全称为门源回族自治县,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。这个县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,是该自治州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门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它东北与甘肃省接壤,南接青海省的大通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,西邻祁连县和海晏县。
门源县属于哪个市
1、门源县是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自治县,不属于某个“市”。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,直接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。 门源县地理位置优越,自然风光秀丽,民族文化丰富,是青海省的北大门。 历史上的门源县是“丝绸之路”的辅道,也是青海省接待游客数量最多的县之一。
2、属于: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,距省会西宁150千米,距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250千米。北负祁连山脉,南依达坂山。面积6902平方千米。2004年总人口15万人,少数民族占582%。有回、汉、藏、土、蒙古、撒拉等民族,1929 年设门源县,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。
3、门源县与属于西宁市管辖的大通县相邻,但不属于西宁市。
4、门源县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。门源县,全称门源回族自治县,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。它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,地处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,与甘肃省相邻。门源县是一个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地区,其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了69026平方千米。
5、门源县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。门源回族自治县,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,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北部,东邻祁连县,西连刚察县,北与甘肃省武威市、张掖市接壤,南隔大通河与青海省大通县相望。这个地区地理位置重要,是连接青海与甘肃的关键节点。
门源回族自治县历史沿革
门源回族自治县的历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卡约文化和辛店文化时期,这里的羌、戎等先民以牧业和狩猎为主。自秦代以来,门源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:秦代是羌人故地,两汉至三国时隶属于西平郡,东晋时期则归属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北凉等政权,南北朝时成为鲜卑族吐谷浑人的牧地。
民国十八年,门源从大通县和西宁县划出部分区域,成立了新的门源县,归青海省管辖。1949年9月10日,门源获得解放,并于16日成立了门源县人民政府。1953年,门源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权,即门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更名为门源回族自治县,至此,门源的历史沿革得以延续至今。
明隶西宁卫。清置大通卫,隶西宁府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设亹源县。1953年改设亹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。 2000年,门源回族自治县辖2镇、13乡(其中1个民族乡)。
历史沿革:古为羌地。北魏为鄯州西部县属地。隋为鄯州湟水县属地。唐为鄯州鄯城县地。宋置震武郡。元为吐蕃等处宣尉使都元帅府辖区。明隶西宁卫。清置大通卫,隶西宁府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设亹源县。1953年改设亹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。
历史沿革古为羌地。北魏为鄯州西部县属地。隋为鄯州湟水县属地。唐为鄯州鄯城县地。宋置震武郡。元为吐蕃等处宣尉使都元帅府辖区。明隶西宁卫。清置大通卫,隶西宁府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设_源县。1953年改设_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。2000年,门源回族自治县辖2镇、13乡(其中1个民族乡)。
门源县在哪里
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,距省会西宁150千米,距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地250千米。北负祁连山脉,南依达坂山。面积6902平方千米。2004年总人口15万人,少数民族占582%。有回、汉、藏、土、蒙古、撒拉等民族,1929 年设门源县,1953年成立门源回族自治区,1955年改门源回族自治县。
门源县是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自治县,不属于某个“市”。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,直接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。 门源县地理位置优越,自然风光秀丽,民族文化丰富,是青海省的北大门。 历史上的门源县是“丝绸之路”的辅道,也是青海省接待游客数量最多的县之一。
门源县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。门源县,全称门源回族自治县,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。它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,地处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,与甘肃省相邻。门源县是一个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的地区,其行政区域总面积达到了69026平方千米。
门源回族自治县坐落于中国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,其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接壤。该地区总面积为6896平方公里,人口约为15万(2004年数据)。门源县的主体民族是回族,占比接近40%,除此之外,还有汉、藏、土、蒙古、撒拉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于此。门源县的名字由来颇为有趣。
门源县,全称为门源回族自治县,位于中国青海省的东北部。这个县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,是该自治州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门源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它东北与甘肃省接壤,南接青海省的大通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,西邻祁连县和海晏县。
门源有哪些景点
1、皇城草原 皇城草原是门源的一大景点。这里拥有广袤的草原风光,天空湛蓝,草场丰美。作为典型的草原景观,它提供了感受自然、放松身心的理想环境。 扎西采尔景区 扎西采尔景区是另一个值得一游的景点。这里有壮丽的山峰、清澈的溪流和丰富的植被,展现出高原特有的风光。
2、皇城草原:位于青海省门源县境内,是青海的草原旅游胜地之一。这里草原广袤,风景秀丽,是体验草原风情的好去处。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草原风光,感受牧民生活的独特魅力。 天桥湾风景区:景区内有奇特的石桥景观,这些天然形成的石桥跨越溪流,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3、门源景点有观花台、达坂山、岗什卡雪峰、仙米国家森林公园、岗什卡七彩冰瀑布等。观花台:观花台是一处俯瞰花海的制高点,也是最佳观赏地点,登上观花台便可领略到 三石一海一民俗 ,即大坂山、百里油菜花海、岗什卡雪峰、青海湖、门源民俗的美景。
4、门源百里油菜花景区:这是门源最著名的景点之一,也是中国最大的油菜花观赏基地之一。每年夏季,当油菜花盛开时,金黄色的花海绵延数十公里,美不胜收。这里的油菜花不仅规模宏大,而且与远处的雪山、蓝天白云形成鲜明对比,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。